据了解,今年9月9日,南京市民韩先生家发生火灾,当时家中无人,好在物业及时发现报火警。火扑灭后,韩先生发现,客厅屋顶被熏黑,桌子上有被不同程度烧毁的电脑、风扇,以及几乎成了焦炭的“某插线板”。他怀疑,此次火灾是某插线板自燃导致的。
但是,一直持续到现在的维权,让身为“某品牌粉”的他很窝心。最近韩先生向《消费评审团》栏目,分享自己的遭遇和困惑。
起因·家中失火
家里失火,疑因某插线板自燃引起
韩先生告诉调查员,事发时间是当日中午,家里没有人。他接到物业电话,匆匆赶回家时,火已经扑灭了。他进入家中查看,发现起火的位置是客厅方桌,不仅桌子受损,桌上的电脑、风扇也不同程度受损,客厅的顶部更是漆黑一团。之后,韩先生粗算了物品损失和修缮花费达到了1.2万元。
“现场的消防战士告诉我‘是桌上插线板烧起来’的。”韩先生向调查员展示了他拍摄的火灾现场照片:桌上插线板的主体部分绝大部分已经烧毁,只留下一截白色塑料外壳,其中构件已经成为漆黑的焦炭。根据韩先生出示的购物订单,这个插线板是韩先生在某品牌的官网上购买的,售价49元。
“当时插线板上接有电脑、风扇,但两个电器都是关机状态。”韩先生告诉调查员,根据现场消防战士的话和插线板烧毁的情况,他怀疑火灾的原因是某品牌插线板自燃。
寒心·维权艰难
某品牌否认质量问题,但可提供“抚恤金”
据了解,在火灾发生的当天下午6点半,韩先生就联系了某品牌客服反映情况,但客服已经下班。“当晚想想气不过就把事情经过和现场照片发了朋友圈、微博,结果被某品牌的人看到了,发信息说会报告公司处理。”次日上午10点左右,某品牌方面联系韩先生,表示会派专人来处理这件事。
5天后,某品牌公司南京客服的工作人员和一名北京总部的相关负责人来到韩先生家中。韩先生留了个心眼,在双方谈话时录了音。根据韩先生提供的录音,当时某品牌公司负责人表示,根据公司规定,对于韩先生的遭遇,某品牌将提供2000元“抚恤金”。如果韩先生愿意将微博、微信上所发的删除,还会再增加1000元。但对此韩先生一家认为,某品牌没有对插线板的质量问题进行检查或说明,所以对于某品牌公司的“抚恤金”不能接受。但某品牌方面也不认可“插线板质量有问题”的说法。
这次见面后一周,韩先生又电话联系某品牌南京的客服人员,这次通话他同样进行了录音:对方这次提出5000元抚恤金,但也不承认是产品质量问题。为什么不是质量问题却愿意给用户5000元?电话中面对韩先生的追问,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抚恤金”不等于赔偿。
微信“论战”,消费者称遭遇网络暴力
又等了一个多月,韩先生见事情没有进展,将自己遭遇火灾、质疑插线板质量以及某品牌方面后续处理的经过整理成一篇微信长文,发在自己个人的微信公众号上,从10月26日发布到目前,已经有50000多的阅读量。
了解到,10月27日,某品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微信公众号“某品牌公司”发布了“韩先生文章失实”的声明。文中,某品牌公司称,某品牌插线板通过了国家外壳阻燃实验,实际检测能通过800℃以上的实验,高出国标,不具有自燃的可能性,并且有强弱电过载断电保护。10月28日,韩先生又在自己个人的微信公众号上发文,对某品牌公司的声明进行逐一反驳。但让他意外的是,自己的个人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后台遭到了网络暴力,在评论与私信里收到了辱骂和人身攻击。
“其实我家里不少用品都用的是某品牌,也是一个‘某品牌粉’,但这次失火和某品牌公司的态度让我比较寒心。”
维权建议:
A:消防部门当事人可申请免费鉴定
但得保护好现场
针对韩先生的遭遇,南京市公安消防局梅亮警官告诉调查员,居民家中发生火灾,如果类似韩先生的维权需求,需要确认火灾原因,应当立即向当地消防大队提出鉴定申请。“当事人提出申请后两三个工作日内,大队将有专业机构前往事故现场进行勘察。”梅亮解释说,在此期间,当事人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保护现场,不移动事故现场的物品。“也就是说,如果确定要找到起火原因,那就得等几天再打扫屋子。因为消防部门的火灾鉴定分析是综合现场环境状况后,才能进行分析。”
据介绍,消防部门的事故鉴定主要通过详细查看现场,运用排除法,最后列出一个或数个可能造成失火的原因。“快的话当天就能出报告,并盖章交给当事人,因此具有法律效力。整个鉴定都是免费的。”梅亮说。
B:家电专家电器失火情况复杂
确凿证据是维权关键
“韩先生遭遇这类情况,主动进行维权是正确的选择,但由于电器失火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判断究竟是哪一方的责任,则需要确凿的证据。”据了解,南京市交家电协会秘书长高平介绍,是否是插线板自燃;如果是自燃,是否是质量问题造成的自燃等等都是需要搞清的问题。“插线板是多少安培的,能容纳多少的电流量,能接多少电器,使用时上面插了什么,是否超出插线板的容量,房子的新旧程度以及房子埋的线是多少平方,是否存在老化等一系列变量都关系到责任的判定,所以需要多方面进行现场勘查。”
微信扫一扫 装修没烦恼